page contents

2025印尼对讲机新规全面解读:从频段到功率,一篇掌握官方指南

你是否还在使用老式对讲机?是否了解最新的技术标准?从1999年的84号法规,到2009年的171号法规,再到2025年刚刚发布的44号法规,印尼对讲机设备的技术要求发生了显著变化。本文将为你全面解析这三代法规的异同,帮助你在设备选购、使用和认证中不踩坑。

01
法规演进背景
  • 84/DIRJEN/1999:发布于1999年5月20日,适用于SSB-HF/VHF/UHF无线电设备,是早期的基础技术规范。

  • 171/DIRJEN/2009:2009年7月9日发布,扩展至HF/VHF/UHF设备,明确分类和测试要求。

  • 44/2025:2025年2月18日发布,专门针对业余无线电收发器(Transceiver Radio Amatir),引入国际标准(如CISPR、IEC、ETSI),技术条款更为严格和系统。

02
频率范围:哪些频段能用?

旧规(84号、171号):

  • HF频段:3-30 MHz(短波,传播距离远)

  • VHF频段:30-300 MHz(甚高频,常用136-174MHz)

  • UHF频段:300-3000 MHz(特高频,常用400-470MHz)

新规(44号):

新规大大扩展了可用频段,特别是为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提供了更多选择:

频段类型频率范围适用场景
LF低频135.7-137.8 kHz实验通信,穿透性强
MF中频472-479 kHz, 1800-2000 kHz中距离通信
HF高频多个子频段(3.5-29.7MHz)远距离通信
VHF甚高频50-54 MHz, 144-148 MHz本地通信,常用
UHF特高频430-440 MHz, 1240-1300 MHz等城市环境,穿透性好
SHF超高频3300-3500 MHz等定向通信,高速数据传输

重大变化:新规增加了LF、MF、SHF等新频段,为不同应用场景提供了更多选择!

03
功率限制

这是变化最大的部分!新规不再"一刀切",而是根据设备类型使用场景细分功率限制。

VHF频段功率对比(144-148MHz):

设备类型旧规(1999-2009)新规(2025)变化
手持对讲机≤40W≤10W更安全
车载电台≤40W≤100W大幅提升
基站/中继台≤40W≤100W大幅提升

UHF频段功率对比(430-440MHz):

设备类型旧规新规变化
手持对讲机≤40W≤10W更安全
车载电台≤40W≤100W大幅提升
基站/中继台≤40W≤100W大幅提升

其他频段功率限制:

  • HF频段:统一≤200W(旧规≤100W)

  • SHF频段:≤2W或≤0.5W(新频段,旧规未涵盖)

04
电磁兼容性(EMC)与安全性
  • 84/1999 & 171/2009:仅简单提及“防电磁干扰”。

  • 44/2025全面引入国际标准

    • 安全标准:SNI IEC 60950-1、IEC 62368-1等;

    • EMC标准:CISPR 32、ETSI EN 301 489系列;

    • 明确设备分类:固定式、车载式、便携式。

总结
新规带来的影响
  1. 更严格的EMC与安全要求:设备需符合国际标准,提升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。

  2. 频段与功率细分:更符合现代通信需求,支持更多应用场景。

  3. 测试认证国际化:推动印尼对讲机产业与国际接轨。

  4. 对业余无线电的专门规范:44号法规首次明确业余无线电设备的标准,具有里程碑意义。

小建议
温馨提醒

如果你正在使用或销售对讲机设备,务必关注这一法规变化,避免因不符合新标而面临市场准入障碍。欢迎转发收藏,让更多人了解这一重要更新!